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播报 >> 正文

学院播报

学院速递|人文学院团委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

2025-01-23 22:00:00  点击:[]

2024年11月26日下午,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钱振荣老师莅临我院问津书院,以“款款深深云水心——昆曲《玉簪记》的情致与表演”为题进行精彩讲演。人文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林香娥、党委副书记袁慧兰、副院长毋丹、崔霞老师、董政老师以及来自全校各学院百余名学生共同参加讲座。讲座由副院长毋丹主持。

讲座伊始,钱振荣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昆曲《玉簪记》的情节梗概和主要角色,使听众对故事内容有了初步了解。《玉簪记》全本三十余折,现今舞台上表演的主要为《茶叙》《琴挑》《问病》《偷诗》《秋江》等折,钱老师即以《琴挑》《问病》《偷诗》《秋江》为例,分别对其中的唱段与表演动作予以分析和演绎。

“月明云淡露华浓,倚枕愁听四壁蛩。伤秋宋玉赋西风,落叶惊残梦。”《琴挑》一折包含《懒画眉》《朝元歌》以及琴曲等十支唱段,钱振荣老师身着戏服,现场为听众表演了【懒画眉】唱段。

钱老师从潘必正的肢体动作、行动轨迹、内心活动等方面对《琴挑》进行详细的讲解。例如潘必正出场时从室内走向庭中,人物通过眼神、动作带动观众留意周围环境的变化;潘、陈二人相会后,潘必正思忖弹哪支琴曲,陈妙常亦感到好奇之时,潘必正的水袖无意中碰到陈妙常,其内心活动的转变,钱老师均用生动的解说与精彩的示范让听众领略到昆曲表演的细腻与丰富。

《琴挑》是生旦对唱戏,我院毋丹老师深谙昆曲表演,在钱老师的邀请下,毋丹老师表演了《琴挑》【朝元歌】唱段,唱腔清丽悠远,在场听众无不击节称叹。

心意在斯恐难问,天涯阑珊锁病魂。钱老师对《问病》中的喜剧情节进行讲解,潘必正在得见陈妙常探视后,其情态颇见诙谐。少年心性岁岁长,何必虚掷惊和慌。钱振荣老师再次表演《偷诗》中的片段,展现潘、陈二人的关系完成从试探到定情的过程。《偷诗》的一颦一笑都写满有情有义,其间少年男女的青春和情趣更添了几分珍贵。

良辰好景徒经年,晓风残月向秋水。《玉簪记》最后一折为《秋江》,描写潘必正为姑母所逼,不得不赴临安赶考,而且未来得及与陈妙常道别,妙常得知后追至江中,两人畅叙离情,并互赠信物。钱振荣老师向听众细致讲解其中的剧情和动作,尤其是“追舟”的表演,舞台上五人以船头的潘、陈二人为中心,呈一条线的大圆场,两支船通过演员协调配合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晃动,水袖前后一致地打袖,呈现出波浪起伏的情态。尽管舞台表演并没有“江上舟中”的实景,但经过钱老师的精彩演绎,观众如同置身其中。


钱老师生动有趣的讲座结束后,进入与现场同学的互动环节。学涯湖昆曲社同学受邀上台,向钱老师学习昆曲表演中的开门动作,从云手、拔门栓、推门,到抓水袖、拎下摆、跨门槛,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在场同学感到受益匪浅。此外,昆曲社同学又对如何解决昆曲唱曲时工尺谱的记忆问题向钱老师提问,钱老师认为昆曲学习要肯下功夫,其诀窍即在于掌握工尺、字音、腔格之后勤加练习,记忆才会更加牢固。

本次昆曲讲座不仅提升了同学们对昆曲艺术的认识,也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相信本次“戏曲进校园”活动,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推动昆曲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创新。


关闭

学院播报